一开始就要有大公司意识 阿里巴巴从创立到今年刚好是9年,我觉得令我们脱颖而出的不是我们利润比别人好,不是我们营收能力比人家强,或者说员工人数比别人多。实际上我们在中国可能是少数几家一开始就注重远见、注重战略、注重制度建设、注重团队人才培养、注重文化建设的企业,这些东西都不完美,但是我们可能是最早有这个意识往前走的。这也是中国第三代企业家脱颖而出的原因,不是靠一个人、两个人。 对于这些制度体系,假设马云离开了,然后企业就垮了,那就是我们建设得不够好。只是媒体对我和卫总两人讲话感兴趣,其实无数人在做这个工作。 ——2008年马云做客阿里巴巴直播室时如是说 马云的不少战略思想深受毛泽东影响,特别是在软实力方面,比如使命、价值观、文化力等。 毛泽东走出瑞金革命根据地到达陕北后,也面临一个转折点,寻找新的使命。1937年,毛泽东发表了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》一文,对以前的使命作出了重大的改变,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并肩作战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新任务。同时,也吸引了大批城市人才,来到延安,来到陕北,共同参与共产党的建设。 2004年,也是马云调整使命的一年。在阿里巴巴成立5周年庆典上,马云说:“我们的目标、使命和价值观,是鼓励我们走下去的动力。我建议大家,从明天开始,把我们的‘80年’改为‘102年’,成为中国最伟大、最独特、横跨3个世纪的公司。如果能活102年,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。阿里巴巴最大的成功不是我们有了诚信通、中国供应商,而是创造了伟大的公司。102年我肯定看不到,到了那时,我137岁,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孩子、孩子的孩子请到这里来,让他们今生无悔。” 商业上有个“10年法则”的说法,说的是即便是最具才华的人,也需要10年左右的努力才能达到一流境界。换句话说,对大部分成功的人而言,你现在的成就并不取决于你现在做了什么,而是取决于你10年前做了什么。如果你10年前就有大公司的意识和行动,你才有机会成为大公司,如果你连这个意识都没有,历史是不会偏爱你的。 云指南 小公司不仅需要“野蛮”生长,更需要“正规”生长。而要成为正规军,就一定要有明确的使命、价值观和目标。 气场比规模更重要 我见过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,发现在那些成功企业家的办公室里,办公桌前总是挂着自己最喜欢的人的照片,椅子后也都是挂着企业团队和个人朋友等支持、帮助过自己的人的照片。这些企业家的成功,是因为他们面带微笑,天天开心,因为他们拥有企业成长最稳固的靠山;相反,那些失败的企业,整个屋子里都充满铜臭味。当一个企业领导人满脑子都是美元、人民币的时候,他说话时肯定满嘴是钱,那他的企业就不会走得远。 ——马云做客《赢在中国》节目时如是说 马云非常重视公司的“气场”,或者说办公室“风水”。在他看来,最恶的风水是铜臭味太重,好的办公室风水要充满“人”味,理解人、关怀人,给人以未来。 先看看马云自己办公室的布置,房间不大,一桌、一椅、两张沙发,以及一个两米多长的鱼缸,办公桌后面的柜子里放着不少合影,前面墙上贴着一幅字,“善用人才为大领袖要旨,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。愿马云兄常勉之。”为什么贴在前面?因为这是给自己看,而不是给别人看的。除这些之外,还有一幅“清虚静泰”的字。 马云甚至说过,有的公司开张时,就注定着有厄运,一个重要原因是办公地点选得不好。“很多企业刚开张,人还没几个,就在一栋高档写字楼,租下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。这样,新招的员工看到这架势,就会觉得,这家公司肯定不错,好好在这里发展,会出人头地的。这就给了新员工对公司过高的心理期望值。其实,刚成立的企业要发展,本身肯定有许多的困难,而新来的人却是冲着你的‘好’、你的‘规模’来的,对面临的困难总是估计不足。久而久之,这家公司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,直至最后撑不下去。” 云指南 “办公室风水”是一家公司的气场,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,最恶的风水是铜臭味太重,好的办公室风水要充满“人”味。 租单元楼创业是王道 我们在宁波招聘员工时,有一位女士,找到当地一个很偏僻、又黑又破的居民区单元房的五楼时,不相信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分公司会在这上面的居民楼里。于是,她跑下楼打电话给她的男朋友,吩咐说:“要是半小时后我没打电话给你的话,你就到这儿来找我。” 就目前的阿里巴巴,可以说并不缺钱,而我们大多数分公司的办公地点,却都是在居民点的单元房里。不要说是宁波,就是东京、纽约,我们都有能力租当地最贵的办公地点,而我们没有。为什么?我们要让所有的员工知道,来阿里巴巴,就是要把阿里巴巴做大,把分公司的办公室从小单元房搬到当地最高级的写字楼。 ——2005年马云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:租单元楼是王道。这句话的潜台词是:如何让员工跟你一块儿过段苦日子? 马云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,他要办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好的公司。但是,马云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,他要以吃苦的精神去实现完美的梦想。 事实上,马云也很擅长打击员工。2008年5月之前,阿里巴巴新人培训的最后一堂课都是马云亲自讲。马云说,我一定会告诉他们: “第一,我们永远不会承诺你发财、升官,在阿里巴巴我们承诺你一定会很倒霉、很郁闷、很委屈、很痛苦、很沮丧第二,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,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,千万别瞎提阿里巴巴发展大计谁提,谁离开!但你成了三年阿里人后,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。我们喜欢小建议、小完善我们感恩你的每一个小小的完善行动。”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打击人的内心,甚至很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?但是,马云却有着自己的清晰目的:要新员工也能下苦工夫。 “苦日子+苦工夫”,是马云内部价值观修炼的两大利器。拥有这两个“苦”,才能形成马云所强调的一个词汇:“believe”(相信)。 2008年4月14日,马云在湖畔三期讲过一段话:“我们湖畔学院主要是继承这种精神走出去以后你们只能说,‘AscrazyasJace,believehim’(像马云一样疯狂,信他吧),倒下去没有关系,再来过。没有‘believe’会很痛苦,而且当这个‘believe’超过一万人的时候,就会‘verypowerful’(很给力)。 “一个人‘believe’是傻子,一百个人‘believe’是蠢货,一万个人‘believe’就是信仰。让‘believe’形成势头往前走,阿里巴巴人加入进来。高层干部一定要有这个‘believe’。” 云指南 对创业团队而言,“苦日子+苦工夫”是两大关键拷问,也是试金石:团队有没有“believe”?不能过苦日子的团队,不能下苦工夫的团队,你信吗?
|